泾川风纪颂清廉之【党史诵读】第3期《党史小故事:老革命家如何“拒礼”》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1-04-09    点击量:2129 次  


今天,由泾县纪委监委驻县卫健委纪检监察组梅书玲和大家分享泾川风纪颂清廉之【党史诵读】第3期《党史小故事:老革命家如何“拒礼”》。

党史小故事

老革命家如何“拒礼”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礼仪之邦”著称,在社会生活中提倡“礼尚往来”。但人际关系是复杂的,如果“受礼”的一方手中握有某种公权力,那么“礼”和“贿”的分际其实是很难把握的,正常的人情来往和违纪违法之间也很容易仅隔着一层窗户纸。

党的干部如何避免在“礼尚往来”中被别有用心之人围猎,做到洁身自好、防微杜渐,老一辈革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次,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的龙飞虎送给他一筐新鲜的橘子。周总理知道后说:“我不能要。”他让秘书了解到,这筐橘子价值25元,便嘱咐说:“给他寄50元钱去。”秘书说:“是25元,寄去50元,多余的他会退回来的。”他说:“多余的让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这样以后他就不再送来了。”既接受了同志的一片挚诚,又无声地传达了坚决拒礼的态度,令人不得不赞叹周恩来处理问题之细腻。

上世纪五十年代,陈云副总理在某市的公务刚结束,正准备乘火车返回北京。当地的干部看到他非常辛苦,为表达敬意,商量带一些东西上火车。由于早就听说陈云拒收礼物的态度是“不可商量的”,因此,仅仅带来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陈云一行对此毫无所知。直到火车即将开动,秘书肖华光才得知此事,秘书婉言请他们将东西带回去。但当地领导的态度却很坚决,说这根本不算啥。秘书将此事向陈云做了汇报,并建议说,对方如此盛情,不如按照市场价格,把这些东西都买下来,也不违反规定。陈云详细听完汇报,果断地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要和他们说,他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绝不能收。”

二位老革命家“拒礼”的小事,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共产党人绝非不讲人情,不通“礼数”,而是党的干部必须要有大情怀、大境界、大担当,时时刻刻要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根本上戒绝庸俗的人际关系。礼物虽小,一旦收下,很容易从“下不为例”变成“积习难改”,最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一定要从“慎始、慎初、慎微”做起,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老革命家“拒礼”的做法,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深思,从我做起,严于律己,在人际交往中正确看待“礼”,严把“廉”关,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