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风纪颂清廉之【廉史今读】第5期《成由勤俭败由奢》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0-12-11    点击量:3627 次  


廉史今读,我们追踪先贤们的思想轨迹,深深地为他们肩担道义、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清廉若水源远流长,让我们静心聆听“廉”音,扬清风正气,谱清廉新篇。

今天由泾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

李珍珍

和大家分享泾川风纪颂清廉之

【廉史今读】第5期

《成由勤俭败由奢》


诵读者:李珍珍(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

成由勤俭败由奢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节俭自持,是富裕安康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摆脱物欲、修身养性的美德,是兴家立业、抵御风险的法宝,是长治久安、永续发展的立国正道。“身之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懂得节俭,就不会被物欲所奴役;学会节俭,就能积累财富,在非常时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正因此,不少人将节俭纳入家风家训之中,以期后人代代传承。诸葛亮的《诫子书》开篇就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把静与俭放在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层面;北宋名相司马光更是在家训《训俭示康》中告诫子孙“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古语云:“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意思是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来;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爆发出来。对一家而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对一国而言,也是“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成由勤俭败由奢,总是勿庸置疑的真理。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由弱到强、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传家宝。毛泽东就曾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号召大家“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他不仅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建国,而且身体力行,堪称典范。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被打了54个补丁。今天,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了,但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也必须成为一个反复提倡、时时号召的举措。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整治浪费之风,养成节约美德,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示范带头,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当做修身养德、历练党性的磨刀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