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风纪颂清廉之【廉史今读】第3期《廉官知俭》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0-11-26    点击量:2137 次  


廉史今读,我们追踪先贤们的思想轨迹,深深地为他们肩担道义、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清廉若水源远流长,让我们静心聆听“廉”音,扬清风正气,谱清廉新篇。

今天由泾县县委巡察办

姚家敏

和大家分享泾川风纪颂清廉之

【廉史今读】第3期

《廉官知俭》

诵读者:姚家敏(县委巡察办)

廉官知俭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岁月留下了一个个崇俭戒奢的动人故事。我选取了历史上两位廉官的节俭故事,细细品读,值得沉思。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行俭,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次,晏子正准备吃饭,齐景公的使者突然到来,晏子并未另外添加饭菜,只是一分为二,让使者与自己共餐,结果两人都没吃饱,使者遂将此事禀告给了齐景公。齐景公惊讶道:“作为宰相之家,竟如此贫寒,我还不知,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他派人送千金给晏子,让他供养宾客。晏子却拒不接受,齐景公多次相送,最终晏子辞谢道:“我家不贫穷啊,我将您之前的赏赐用来照顾父母妻儿,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已经足够丰厚了,您再给我过多赏赐的话,我直接散发也不好,自己私藏起来更是错误,这都不是智者的作为。”由此晏子表白心迹,“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内心就很满足了,这样也可避免祸患。

“倔相公”王安石一贯视饮食为小事,粗茶淡饭,自得其乐。有一次,王安石儿媳家的亲戚萧公子前来拜见,王安石说请他吃饭,这位萧公子很是期待。谁知,王安石并没有用什么盛宴款待他,而是几枚胡饼,几块猪肉,随即主食一并送上。萧公子大失所望,觉得太过普通,难以下咽,只吃了胡饼的中间部分,还余有四边。王安石倒是吃得津津有味,见萧公子娇纵,王安石也不嫌弃他,将他剩下的胡饼拿来吃了,萧公子感佩王安石的节俭之风,不禁惭愧退下。王安石身为宰相,不以山珍海味为美,是因他对个人享受不感兴趣,一心都在推动国富民强的改革大业上。

晏婴在节俭中得到满足,王安石不以节俭为节俭,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和对照反省。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并不因生活条件好转而改变,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当前仍有重大意义。因为,这不仅仅是与一粥一饭有关,更与保持锐意进取精神,培育节俭清正品格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