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风纪颂清廉之【廉史今读】第2期《陶母戒子》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0-11-19    点击量:2196 次  

廉史今读,我们追踪先贤们的思想轨迹,深深地为他们肩担道义、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清廉若水源远流长,让我们静心聆听“廉”音,扬清风正气,谱清廉新篇。

今天由泾县纪委监委宣传部

何冬霞

和大家分享泾川风纪颂清廉之

【廉史今读】第2期

《陶母戒子》


诵读者:何冬霞(县纪委监委)

陶母戒子

陶母湛氏(243--318), 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贤母,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陶母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湛氏家教严谨,教子惜阴读书,树建功立业之志,还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因此,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后做到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国为民,清正廉洁。

《世说新语》中有篇“陶母戒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晋代著名大将军陶侃的母亲,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据史料记载,陶母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境内)。16岁那年嫁给吴国扬武将军陶丹。陶侃五六岁时,陶丹病逝,从此家道中落。由于孤苦无依,陶母只好带着年幼的陶侃由浔阳(今江西九江)回到新淦娘家,日夜纺布,艰难维生,同时供陶侃读书,并言传身教加以管束。

陶侃长大成人后,深知母亲的不易,就找了一份“监鱼梁”的差事,主要职责是管理渔业。浔阳临近长江与鄱阳湖,渔业资源丰富,管理任务繁重。陶侃在母亲的指导教育下,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深得上司和同事的好评。一天,同事见陶侃十分疲劳,担心他的身体,就悄悄地从仓库里拿了些鱼,做成鱼糟送给他。可陶侃想到母亲辛劳一生,自己舍不得吃,就差人送给母亲。母亲先是欣慰,待问清鱼糟来历时,叫来人连同原物带回,并附信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你身为官府的人,却拿公物送我,认为我会高兴吗?不!我现在十分担心!你现在为监鱼梁,就拿官府的鱼送我,以后你当了更大的官,管理官府钱粮,岂不把官府的钱粮往家里搬……”陶侃羞愧不已,自此遵循母亲的教诲,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勤于政事,一生政绩突出。

为人父母,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儿女孝顺、事业有成。所以,许多父母对于儿女的“孝敬”除了高兴和感谢外,很少会像陶母那样过问一下钱物的来历,因而也就错过了防范贪腐“第一次”的机会。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子女已经成年,能够独自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再需要父母的教诲和管束了,因而对子女的工作不闻不问,任其作为。陶母是位伟大的母亲,不管子女官做得多大,都能时时监督管束自己的子女廉洁做事、正直做人。作为公职人员的父母,要从陶母身上受到启迪,时刻提醒子女保持廉洁本色,教育子女做一个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信任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