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 以创建“五个直通道”为载体全面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12-08-15    点击量:1923 次  

    今年以来,湖北省应城市以创建农村“五个直通道”为载体,突出政策落实、风险防控、村务监督、便民服务、信访举报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实干,成效明显,建成“五个直通道”综合示范村100个,巩固和深化了全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强力推进,实现政策落实“户户通”
    1.分级明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6次召开落实惠农政策专题会议,成立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四大家 ”领导负责所联系乡镇、乡镇干部负责所驻村组、村干部负责所联系的农户,财政干部负责惠农资金运行安全,将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人人抓惠农政策落实的工作格局。

    2.督促问责。市“四大家”领导带领工作专班分别到所联系的乡镇进行了3次督导检查;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7个工作组对全市各乡镇开展了3次明察暗访,每个乡镇必查三分之一的村,每个村必查三分之一的组,每个组必查三分之一的户;各乡镇驻村干部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户户必查。入户必须查姓名、查面积、查金额等第一手资料。对落实包保责任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一经发现,一律先停职后整改,并且上追一级责任。

    3.强力追责。市纪委监察局加大查处力度,严肃查处了3名镇财政所干部贪污强农惠农资金案,查处了4名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私分征地补偿款的案件,对1个乡镇进行了查处通报,2名乡镇分管领导进行了诫勉谈话。一位乡镇干部深有感慨地说:“过去乡镇总想截一点,村干部也想留一点,现在不行了,今年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督查的密度高,追查力度更是空前”。据信访部门初步统计,今年我市涉农信访举报下降了30%左右。

    二、同步推进,实现风险防控“常常通”
    1.注重廉洁教育,思想防线筑得牢。以第十三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在16个乡镇开展参观廉政书画展、宣传勤廉典型、播放警示教育片等系列活动;市、镇两级党校以《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主要内容,对1668名村干部进行了轮训。

    2.突出重点对象,关键岗位查得严。以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为重点,从执行重大决策、党风建设、选人用人、资金使用、资产处置等方面分别查找风险点,绘制权力运行图,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  

    3.完善预警机制,日常监督管得住。坚持从制度设计入手,重点健全落实镇、村“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建设工程和大宗物品购买处置等规定。针对村干部公款吃喝送礼、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促进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意见》,严禁出现新增不良债务,严禁用公款报销吃喝招待费用,严禁用公款向单位或个人赶钱送物,严禁违规处置村集体资产资源,严禁坐收坐支、“白条”入账“五个严禁”纪律,进一步规范了村干部履职行为。

    三、务实推进,实现村务监督“真真通”
    在村务监督公开中,应城市把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作为重点,注重一个“实”字,不断推进村务监督工作。

    1.规范公开形式。坚持传统手段公开与现代信息手段公开相结合,改变过去公开就是“粉了一堵墙,贴了一张纸”的做法,规定各乡镇都建有高标准的政务公开栏和设置电子显示屏;每个村在居民集中居住地方建有统一规范的村务公开栏。全市共投资200多万元建公开栏1258个,设置电子显示屏 16个,解决了公开平台问题。

    2.细化公开内容。明文规定镇村必须公开党的强农惠民政策、三重一大、各项收入和支出明细、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及发放明细、救灾救济款、低保求助等7个方面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彭万村村民李火生高兴地说,“过去村务公开是‘几条标语几幅画、陈年旧账数据杂、不痛不痒尽是夸’,现在我们想看什么就有什么,都是实瓤子”。

    3.明确公开时限。针对过去想公开就公开、一次公开管全年的问题,应城市明确规定:各乡镇必须公开必须每季度公开一次,村务公开必须每年公开二次。根据公开内容性质的不同,做到固定性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即时公开。全市基层农村公开农村形成从“无据可依”向“有章可循”转变,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借势推进,实现便民服务“事事通”
    以“三抓一促”活动为契机,围绕“办事程序最简、办理时限最短、收费标准最低、服务质量最优”的目标,形成了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强大气场。

    1.实施“四减”工程,优化审批流程。在市镇实施减项目、减环节、减时限和减费用工程,今年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3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83个,减少行政审批时限265个工作日,取消收费项目19个,提高了办件质量和效率。4月19日,总投资39亿元的华能热电应城有限责任公司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设立登记事宜, 4个小时内就核发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4个证照,提速14个工作日。

    2.开辟“两个绿色通道”,推行“三集中、三到位”。开辟企业注册和工业企业项目落户“两个绿色通道”,将所有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集中办理,集中审批,总体控时,分段限时。全市的工业类企业注册登记在4个工作日内办结,重大项目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非工业类企业注册登记在11个工作日内办结,相关环保、安监等部门办理的前置审批最长不得超过8个工作日。

    3.深化乡镇便民服务,改单一服务为综合服务。将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农业、农机科技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2个单位的31个办理项目统一进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现市、镇便民服务联网办公,深化完善了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同时,强化村级便民服务受理诉求,提供代访、代询、代办等服务功能,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村民办事无人管、小事办不了的问题。

    五、高效推进,实现信访举报“件件通”
    应城市把信访举报当作农村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把解决信访问题作为信访工作的“生命线”,在“三快”上下功夫:一是畅通渠道,快速受理。在市政府网站设置市长信箱,定期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市纪委和16个乡镇纪委全部开通网上举报,镇村都有信访调解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的信访“互联网”,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二是健全机制,快速查办。成立了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办公室和信访协调中心,对重大紧急事件统一调度、快速反应。6月26日,一名群众向市纪委反映市公安局汤池派出所户口迁移过程中强制办证的问题后,通过快速督办,只用了40分钟就妥善解决。今年以来,全市各类网上共接受群众投诉、举报1500件,直接接待上访人员1230名,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查办。三是加强沟通,快速反馈。市信访协调中心及时分析梳理全市信访苗头和隐患,每月下发《信访情况通报》,提醒各乡镇有针对性地做好辖区内信访举报工作,保证及时介入,及时控制,及时解决。各基层单位每月以书面形式将当月信访件受理、办理情况以及当月排查出来的信访隐患上报市纪委,做到未动先知。按照“谁承办、谁答复”原则,调查处理10日内,由承办人负责向举报人答复,实现了快速反馈。(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