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招待史沫特莱的“三菜一汤”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2-02-25    点击量:76312 次  

全国抗战时期,新四军英勇抗日、保家卫国的事迹闻名遐迩,新四军军部首长在泾县与皖南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故事妇孺皆知,而副军长项英自掏腰包招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三菜一汤”的佳话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的一道廉政大餐。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作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的泾县云岭,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有志之士,其中不乏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1938年10月,美国著名进步作家和记者、不朽的国际主义女战士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不顾战争危险,克服种种困难,以国际红十字会记者身份来到了云岭。

史沫特莱在云岭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解决新四军医药用品和医务方面的困难,动员启发指战员和当地的群众开展卫生运动,关心爱护伤病员,同时关心新四军文化教育工作。她写了很多文章,大力宣传报道新四军抗日战绩和英雄事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云岭期间,她与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叶挺、项英等军部领导十分钦佩她的政治态度和高尚品德,特地安排她住军部(种墨园),处处给予方便和照顾。

当时条件差,生活苦,史沫特莱发现副军长项英经常与战士们在一起吃大灶,吃的是粗粮和山芋萝卜野菜,很少见荤腥。她知道项英最注重的就是发扬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她还知道项英一月只拿4元法币津贴费,省吃俭用,平易近人,经常把钱用于慰问伤病员和周济当地困难群众。出于敬重,史沫特莱曾三番五次与项英交谈,当深入了解到项英的革命经历后,她由衷地称赞项英是“革命战火锻炼出的铁人”。艰苦的环境往往使人际关系得到升华,为了表达革命友谊,促进革命工作,项英运筹一番,决定在军部食堂里私人设宴招待史沫特莱。

1938年农历腊月的一天,项英向司务长借了三块钱,强调从他下个月津贴中扣还,交炊事班买菜并加工。因为史沬特莱是文人又喜欢艺术,项英还特地叫上军部秘书长李一氓和战地服务团油画家涂克作陪。涂克在《与项副军长陪史沬特莱吃饭》一文中写到:“项副军长派人叫我到他那里,只见他穿了一条打着两个补丁的裤子,关照警卫员到司务长那里借了3块钱,并交代说借款从他下个月津贴费中扣除。调头对我说,史沬特莱想会见我军的一个文化人,所以请你来。这时,我才明白是来作陪客的,感到莫大的荣幸。”

到了吃饭的时候,项英、史沬特莱、李一氓、涂克等人依次坐在方桌上。涂克文中写到:“炊事员端上来三菜一汤,很丰盛。在席间,项副军长像对待老朋友那样,和史沬特莱进行亲切的交谈,如部队的生活问题啦,抗战以来国共两党的关系,蒋介石怎样卡我们啦,以及我军英勇抗战情况啦,谈得非常自然。吃完饭,项副军长派人把史沬特莱送回住处,我也向项副军长行礼告别,回战地服务团了。”

涂克文中说的“三菜一汤”指的是什么菜,文中没交待,李一氓回忆录中也找不到。因为项英为公事自掏腰包请客的故事在云岭和泾县成为一段美谈,本着追溯求源之心,我们曾经问过几位知情的新四军老战士和云岭老人,项英请客的“三菜一汤”到底是什么菜?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红烧鱼、粉蒸肉、辣椒炒干子、杀猪汤。”老人们还补充说到,因为是请史沬特莱这个外国女记者吃饭,除了四道主菜,还特意上了云岭地方上的几碟小菜和锅巴。后来我们还了解到,云岭、茂林一带请客一般都上这种“三菜一汤”,当年新四军部队炊事班经常与群众交往,学习当地传统烧菜技艺。由此看来,项英请客的“三菜一汤”与老人们的说法是完全相吻合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出一方土特产。红烧鱼、粉蒸肉、辣椒炒干子、杀猪汤这类菜很普通,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有,但是泾县这几道菜却是与众不同,不仅有着独特的选材和制作方式,其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自然也是别具一格。

红烧鱼:泾县山清水秀,境内青弋江、徽水河源远流长,盛产鲤、鲫、青、桂等鱼,生态优良,肉质鲜美,青弋江还生长一种白鱼,其味绝佳,此鱼出水即死,无法保鲜外运,除了泾县,在外地吃不到。这些鱼煮炸烧烤皆宜,尤其是当地传统红烧,其味上乘。烧鱼时,先用姜沫菜油将鱼煎至金黄色,加入蒜瓣、料酒、醋、糖、酱、盐等佐料温火慢煮,起锅时点葱花、芫荽(香菜)装盘。

粉蒸肉:泾县称渣粉肉,关键是渣粉,泾县境内多为沙土田,特有的土质和气候生长出的沙田稻米堪为米中精品,除了米是精品,沙田稻草也是一宝,宣纸的主要原料就是用的这种稻草。人们将沙田糙米炒至焦黄磨成粗粉,掺入胡椒、大茴、料酒、生抽、姜、葱、盐。其次是肉,选择猪肋条、五花肉,切块后拌佐料腌若干小时。将渣粉倒入肉中用手搅拌搓捏,让粉和肉融为一体。隔水蒸,点葱花起锅。泾县渣粉肉有肥有瘦,红白相间,糯而不腻,嫩而不糜,五味浓郁,酥香爽口。

辣椒炒干子:泾县特有的土壤气候生长着一种野生蒲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当地中医说草中含有除湿弃火、健脾温胃之功效,人们将蒲草编织成一个个小袋子备用。泾县农家做干子选用优质黄豆洗净泡发,用石磨磨浆弃渣,煮沸石膏点卤,压榨成型。将成型的豆腐装入蒲袋里,放入配置好的卤汤,烧煮上色,让蒲草的香味和药效渗入其中。蒲包干子周圆中凹,呈古铜色,蒲草印迹显现。做菜时,将干子、辣椒都切好,热锅倒菜籽油,将蒜末爆炒溢香,再倒辣椒翻炒,最后倒干子大火混合翻炒,入盐等调料焖几分钟出锅,此菜鲜香微辣,沁人心脾,适口下饭,营养丰富,百吃不厌。

杀猪汤:泾县杀猪汤做法讲究,配料精细。选择猪身上精华部位的肝、肚、血旺、心肺和里脊肉,以娴熟的刀工将其切成薄片,瘦肉剁成肉泥并拌入姜、蒜,调料用鸡精、胡椒粉、鼓油、糖、盐、黄酒等。慢火依次放入瘦肉、肚片、心肺片、肝片、血旺,煨好后撒葱花、蒜泥、淋猪油。杀猪汤香浓可口,营养丰富,开口、餐中、饭后均宜。

老人们说的几道小菜和锅巴,也是泾县地地道道、颇负盛名的地方特产。一是香菜,泾县香菜用料考究,技法独特,将入冬后高杆白菜切成细条,晒几天缩水瘦身,用盐、糖、大茴粉、芝麻、红辣粉等佐料拌、揉、晾、封。泾县香菜纤细嫩润,黄乳微红,油光丝亮,长短整齐,五味俱全,清脆上口。二是豆腐乳,泾县农家将豆腐切成小块,晒一两天,用沙田稻草铺好,盖上被子保温发酵,长出长长的毛,制作入坛,半月后食用,其味无与伦比。三是酱菜,以章渡酱菜为佳,其腌制的姜、蒜、萝卜、菜杆、辣椒等酱菜,以致于百吃不厌的什锦菜,清脆可口,久负盛名。四是锅巴,人们用沙田米做饭,将锅底饭以灶堂余火慢烤出来的锅巴又酥又脆,嚼之清香爽口,宜于储存和携带,是新四军将士当年抗战的战备粮。

项英请史沫特莱吃饭的故事已经过去80多年了,但泾县人民念念不忘,成为美谈。一件普通的事,为什么让人们铭记在心,那是因为项英不用公款而自掏腰包请客吃饭的举动感人。以项英当时的地位和权力,又是因公,完全可以让公家安排开个“小灶”,于情于理于法都恰如其分,可项英硬是要坚持个人买单,身上没钱,借钱从下月微薄的津贴费中扣还,这种以身作则、克己奉公的品德着实让人敬佩景仰。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三菜一汤”已是普通饭菜了,对比革命战争年代极其艰苦的环境,我们感到汗颜,当我们现在吃着“三菜一汤”时,要心驰当年景,细品其中味,传承革命前辈一心为公的崇高风范,牢记俭朴清廉的优良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建设开放美丽人文幸福的新泾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作者:陈志宏 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