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承诺重如山

来源:泾县史志公众号   时间:2023-06-19    点击量:9528 次  

皖南泾县茂林境内与旌德县为界的濂岭山脉,林密坑深。主峰赤坑山,海拔1000余米,形如蜜蜂桶,山腰隐有一洞,仅能容纳三五人遮风避雨,叫“蜜蜂洞”。山泉成河,汩汩北去,叫濂溪,整个一条山谷叫濂坑,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经是皖南泾旌太边区革命根据地之一。


“皖南事变”发生后,当地老百姓痛恨国民党顽固派,参加新四军,救治伤病员,掩护游击队,生死相依,共渡难关。他们同所有老区人民一样,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在濂坑,徐老三一家前后43天英勇救治新四军重伤员黄诚,直至其伤愈归队,便是其中感人的事迹之一。

徐承山(1887—1952),又名徐老三,泾县茂林濂坑人,忠厚诚实,富有正义感,对新四军有着极好的印象,全家以烧炭种地为生。

“皖南事变”20多天后,腊月底,徐老三一家主动帮助新四军,与军部参谋刘奎等人相识相知,深得刘奎信任。

后来项英带着副官刘厚总,周子昆带着警卫员黄诚,四人辗转隐蔽在蜜蜂洞。山下则由刘奎等几十名新四军干部、战士严密守卫,相对比较安全。

1941年3月14日,蜜蜂洞惨案发生。万万没有想到,深得项英信任的刘厚总深夜趁洞中三人熟睡之际,残忍地对着项英、周子昆、黄诚连开数枪,然后搜刮了两位军首长随身代管的军费,骗过山下警卫的几十名战士,叛逃投敌。黄诚后来多次回忆这一惨痛经过,悲愤难平。

刘厚总对黄诚开的第一枪打在脖颈处,当时头部一麻,他下意识地右手抬起摸枕头的枪,又是两声枪响,右手便抬不起来,人就昏迷了。

当刘奎等人哭喊着把他从血泊中救醒时,黄诚虽身负重伤但还能说话。颈脖被子弹打穿,血流不止。右手臂中一枪,子弹头还在里面,浑身动弹不得。当得知叛徒刘厚总已将项英、周子昆首长杀害时,黄诚禁不住泪流满面,悲痛万分。又想到自己伤重无法自救,在这种险恶环境里一定会连累战友。于是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对刘奎说:“我没保护好首长……首长牺牲了……我伤成这样,怕是不行了……你补我一枪,让我跟首长走吧……”刘奎擦着眼泪,边包扎边托着黄诚的头说:“黄诚,你不要这样想,有我们在,就有你在,你要活着,为首长报仇。”刘奎与战友们一道将项英、周子昆两位首长遗物整理收拾好,将遗体转移掩埋,临时留下记号后,就背着重伤昏迷生命垂危的黄诚,和战友们一道撤离了蜜蜂洞。

这时刘奎自然想起了徐老三。刘奎认为,黄诚受这么重的伤,不是一两天可以治好的,只有徐老三这样的人家才靠得住。

1941年3月14日后半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睡梦中的徐老三惊醒。是失散的新四军还是狡诈的敌人伪装!徐老三心神不定地打开门栓,一眼就看出身材高大的是军部警卫参谋刘奎,身上还背着个人。经刘奎介绍,才知道这个奄奄一息已受伤的伤员叫黄诚。徐老三大吃一惊,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出于保密,刘奎告诉徐老三,这是我们的人,叫黄诚,才17岁,作战勇敢。因手枪走火身中两枪,生命垂危。刘奎望着徐老三说:“徐老三,我们还要到别处打仗,不能把他带着,就把他放在你家养伤吧。伤好后,我们一定来接他走。”徐老三说:“老刘,你放心。有我徐老三在,就有黄诚在!”一诺千金,承诺如山!刘奎激动地紧握着徐老三的手再三嘱托:“徐老三,你是我最相信的人了,放在你家里,我才放心啊。”临走时,刘奎又满含热泪对黄诚说:“黄诚,我们要走了,你在这里好好养伤,伤好了,我一定来接你回部队。”黄诚伤痛剧烈不能说话,看着战友辞别,热泪夺眶而出。

为了刘奎的嘱托,为了伤员的安全,徐老三冒着生命危险赶紧在自家屋后竹山崂里,就着一处凹坑,盖了一间窝棚,将黄诚背到窝棚里养伤。

黄诚伤势很重,脖子肿得像大腿,嘴张不开,一口饭也不能吃,右臂枪伤处弹头嵌在里面,已经发炎化脓。徐老三和老伴儿杨凤宜,把家里的鸡蛋拿出来喂他,还炖老母鸡汤给他补身子。七八岁的小女儿玉英每天提着小篮子假装去后山摘野果,机警地给黄诚送饭,并带去他要换洗的衣服。为了安全以防不测,也为了随时照应,每天晚上徐老三就叫儿子徐志龙去跟他做伴,跟他聊天,安慰情绪,打发寂寞。

其间,徐家了解到黄诚是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人。1923年出生在穷苦农家,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新四军。从1939年开始,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同志警卫员。

才来的时候,黄诚右臂伤口不断发炎,每天疼痛难忍。要是子弹不及时取出来,继续感染就会危及生命。

徐老三找到里潭仓跌打医生徐天佑。徐天佑是名地下党员,家里也隐藏了一位突围的新四军军医,姓殷。徐老三趁着夜色,把两人接来为黄诚治伤。两人见黄诚胳膊伤口已经糜烂,说不能再拖延了,需要马上动手术剜出子弹。当时没有手术工具,更没有麻醉药品,也不便将黄诚挪移到别处医治,于是他俩当即决定用剃头刀来做手术。徐老三夫妇在一旁烧开水,给剃头刀消毒。手术中,徐天佑用剃刀头划开黄诚的右胳膊,挤出了一大盆脓血。黄诚痛得牙齿咬得咯咯响,大汗淋漓。徐老三把他的双腿紧紧抱住,免得影响手术。数小时剜取,血流满地,黄诚痛得昏了过去。因没有手术医疗器具,子弹头又钻得深,还是没能取出。

过了数日,徐老三在给黄诚剪头发时,他的伤口处又淌出一股脓血,徐老三轻轻一挤,那子弹头竟顺着脓血一起淌出来了。这是“天佑”,还是天意?徐老三全家人围聚过来,都为黄诚摆脱痛苦感到高兴。

此后,在徐家人的精心照料下,黄诚伤势一天天好转,两处枪伤也好多了,右手也能动弹了,慢慢地自己能下地走动了。

后来国民党顽军在泾县地方保安团配合下,三番五次对濂坑一带搜山“清剿”。更为恶劣的是,那些特务还经常化装成新四军突围战士,半夜敲打老百姓家门。一旦接待,则马上以“通匪”之名逮捕。万一国民党顽军发现家里藏有新四军战士,黄诚和徐老三一家人都会搭上性命。但徐家人始终抱定:“四老板(当地老百姓对新四军的爱称)”的人,只认刘奎和那天一道来的两个熟识的战士。有几次真是好险哪!幸亏都被徐家机智勇敢但也提心吊胆地对付过去了。

为了不连累徐家,也为了早日归队,黄诚毅然向徐老三告别。当虚弱的他蹒跚走出屋门时,徐老三难舍难分,一把把他拉回来。说我不能让你走,要交,就交给刘奎。要死,咱们就死在一块吧!全家人哭成一团。徐老三嘱咐他,现在风声很紧,镇上有6户人家收留了一批新四军,被特务告密后这6户24口人全部被活埋了,还是等形势好转再去打听刘奎队伍吧!黄诚视徐家人为亲人,叫徐老三为爸爸,与徐家子女兄妹相称。在徐家养伤的日子里,徐老三一家人拎着脑袋过日子,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徐家也因为收留黄诚疗伤,日子更加艰难,一直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

从春寒料峭到草长莺飞,黄诚在徐老三家养伤43天。日夜都在盼望着刘奎和战友来接他回部队,在第四十三天终于等到了刘奎,等到了奉命留下坚守皖南的战友。

徐老三,徐承山,一诺千金,承诺如山!一家人舍生取义,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完成了刘奎嘱托,实践了当初庄严的承诺,将一个伤愈康复的黄诚交给了新四军。

黄诚归队后,一直跟着刘奎他们坚守皖南。在地下党配合下,依靠老百姓,建立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直到全国解放。

在皖南九年游击战中,徐老三家作为堡垒户,多次掩护过地下党和游击队,为皖南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徐老三也因与新四军有来往被发觉,家里多次横遭国民党第52师搜查洗劫,他本人被抓去戳刺刀,割耳朵。当时国民党顽军以为他死了,而他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1952年8月,徐老三还陪同刘奎和项英的儿子项学成,在村里参加了项英、周子昆、袁国平三位军首长遗骸迁葬南京雨花台的起灵送灵仪式。1952年,徐承山同志因伤势恶化不幸逝世。

历史永驻。在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神道侧壁的碑刻上,还留有“徐老三救治突围伤员”的事迹记载,徐老三坚守诺言43天救治黄诚的英勇事迹,在泾县和江西宜春黄诚同志的家乡得到普遍的传颂!徐老三,是泾县革命群众前赴后继、冒死营救新四军指战员的典型代表,徐承山,这位普普通通泾县大山里的烧炭汉子,正是人如其名,一诺千金,承诺如山!(翟大雷)



红色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徐老三一家舍生取义、严守承诺的壮举,真正诠释了“言必信、行必果”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新四军军民鱼水情的最好例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去学习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