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辉映双花园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3-06-30    点击量:8238 次  

1928年11月,泾县最早的中共支部 —— 双花园党支部成立,隶属上海党组织,24岁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毕石米被推选为泾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书记。

毕石米(1904—1973)泾县桃花潭镇人,出生于双花园村隔壁的南冲毕家村,他自幼喜爱读书,人品端正,进取心强,思想活跃,由于家境尚可,曾读过几年私塾,后考入青阳中学,初中肄业后回家乡当私塾教师,以教寓志,结交甚广,在当地颇有一些名气。

双花园村位于泾县西南乡,青弋江上游,与青阳县交界,这里群山怀抱,风景迷人,是一处得天独厚的生活庄园,又因明代该村科考时同时考中了两个探花的民间传说,因此而得名双花园。双花园村尊师重教,民风淳朴,群众基础非常好,早在1927年秋,该村就有农会组织农民进行抗租减息斗争。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紧随其后又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全面破裂,全国笼罩在血腥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大革命活动遭受严重摧残并处于低潮的关键时期,一大批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相继由城市转入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

1928年下半年,上海复旦大学共产党员朱学东、王文波(双花园村人,又名王良海)来到厚岸双花园村,他们凭借亲友关系,在村中的张氏宗祠“垂裕堂”的私塾中当起了私塾先生,将旧私塾改成了新学,以教书等职业为掩护,在向当地人们传道、授业的同时,秘密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培养优秀骨干,积极从事建党活动。

作为泾县革命薪火传播者的王文波、朱学东,在党最需要的时候,他们肩负重要使命,积极开展革命工作。他们教书非常敬业,待人也很随和,平时经常帮助邻居做点杂活,得到当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感。经过深入考察和了解,年轻有为,有着崇高理想和远大革命志向的24岁青年教师毕石米成为组织上考察的重点对象。

在多次接触后,同为教师的他们志趣相投,常在一起谈国事,谈理想,共同思索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议论当前的动荡时局,进而谈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知己至交,交往甚密。据当地老人回忆,毕石米经常请王文波、朱学东来家中吃饭,王文波、朱学东也不时地送一些进步书籍和日用品给毕石米,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毕石米的革命思想觉悟一天天高涨起来。一天,王文波、朱学东很郑重地对毕石米说,你现在思想上已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表现很好,你愿意参加中国共产党吗?毕石米很干脆地回答,我决心成为党的人,愿意为党办事!王、朱说,做共产党员不能图升官发财,还有危险。毕石米拍着胸脯举拳表示:“我入党不图升官发财,只为救济穷人,推翻黑暗社会,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接着,在王文波、朱学东的积极影响下,毕石米高举右拳,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

入党后的毕石米,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利用当地人熟的优势不断开展群众工作,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8年九十月,通过接触、了解和考察,王文波、朱学东、毕石米先后组织发展了王和涛、王良佐、王纯洪、江泽龙、章新发、张益成等10余名共产党员。经过周密准备,他们秘密聚集一起,学习、开会,开始商定并筹备建立党的组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捕失散的红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泾县早已是乌云密布,可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泾县西南边陲小村双花园仍活跃着毕石米等一批共产党员,他们不惧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制定了党员发展计划,决定先从抓好建党工作入手。1928年11月,泾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 —— 双花园党支部,在泾县厚岸双花园村成立,毕石米任支部书记。


双花园支部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泾县萌芽发展,标志着泾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她点燃的革命星火,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有力迅速地推动了泾县红色革命的深入开展。

双花园支部建立后,毕石米严格要求自己,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履行着支部书记的职责。他仍以教书为业,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干革命的劲头更大了。他经常深入贫苦农民家里,与群众促膝谈心,启发群众觉悟,领导群众进行抗租、抗粮、抗丁斗争。他说:“我们的生活苦难不是天生的,而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的结果。我们要团结起来,跟共产党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社会,过上平等幸福的生活。”毕石米艰苦细致的工作,很快就赢得了许多贫苦群众尤其是进步青年的理解,他们纷纷要求加入党组织并积极为支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支部在王文波、朱学东的指导下,又将党组织发展到南冲、查村、水东等地,在泾县西南一带产生了积极影响。1930年,双花园支部通过王文波与广德县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广德(皖南)红军独立团需要壮大队伍,急需一批资金购置军火,武装队伍。受独立团领导王金林的委托,王文波、朱学东在双花园开展募捐,以支援广德红军。书记毕石米更是率先垂范,将家中仅有的钱财拿了出来。家人很不理解,说你这么做干什么,今后不过日子了?毕石米说道:“我是党的书记,要带头捐,家里苦一点没关系,支援红军是天大的事!”毕石米带头之后,所有党员和进步群众均纷纷出钱出物,有力地支援了广德红军。支部一面募捐,一面开展宣传,发展组织等活动,同时做瓦解国民党泾县保安队等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当时,小小的双花园已成为泾县一块红色的土地,更是一颗在漫漫长夜中的启明星,它将共产党员的初心折射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星光闪耀。

正当支部工作如火如荼展开时,一场意外发生了。1931年初,上海党组织给朱学东的一封信被泾县保安队长鲍冰查扣,鲍冰当即带保安队赶到双花园把朱学东、王文波抓了起来,并决定立即往县城押送领赏。

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的毕石米急中生智,紧急动员党员和革命群众凑了120块银元,并立即派可靠得力的人带着银元去追赶鲍冰一行,追上鲍冰交上银元后,王文波、朱学东才获得释放。由于二人身份暴露,再也无法在双花园开展工作,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很快撤离。王、朱走后,毕石米领导支部和党员继续开展活动,但是苦于无法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双花园党支部的活动就被迫暂时停止了。

1932年3月,上级党组织派储应南来到双花园,毕石米和支部与上级重新接上联系,再次开展活动。一个月后,储应南离开双花园,党支部的活动又停止了。1933年2月,随着上级党组织又派岳子樵、夏泽民来到双花园后,毕石米领导的双花园支部才得到继续发展。

从1933年2月至1935年4月,在双花园支部的影响和帮助下,整个西南乡的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全辖区共有中共党员199人。最早来泾县查村的郭老十等人,上级派来的岳子樵、夏泽民等人在西南乡一带先后建立了南冲、查济、水东、包村等10多个党支部,并统一整编,于1934年4月成立了中共皖南工委,7月在泾县县城成立中共泾县特区委,书记田丰。1935年4月,岳子樵被敌人杀害,接着党内叛徒徐世良向敌告密,特区委和西南乡各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

双花园党支部遭破坏后,毕石米于1935年6月被国民党78师便衣队逮捕。在国民党监狱里,他受尽各种诱惑与严刑,但他拒不变节自首,更没有出卖其他党员和进步群众。一次,敌人用皮鞭连续抽打,毕石米昏死过去,敌人用冷水泼醒他,威胁道,再不投降就枪毙!毕石米用尽气力摆摆手,你们看着办吧!毕石米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敌人拿他没办法,再加上地方多人担保,在党组织的全力营救下,经人保释终于释放了他。在严峻的形势下,毕石米已无法在双花园立足,只能去芜湖其叔父处隐居,以躲避国民党的抓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毕石米回到家乡,靠做甜酒维持生计,他曾多次要求重新回到组织怀抱,但那段历史已经远去,由于时间过长,已无从寻起,毕石米也一直没有恢复党籍。1973年9月,毕石米带着很多的回忆和眷念,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但双花园党支部,却永远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这一革命火种的诞生,对于之后泾县党组织的恢复建设,以及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抗击外来侵略,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实现彻底解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2006年,泾县县委组织部、县委党史办,桃花潭镇和南冲村共同出资将毕石米墓修葺一新,并立碑铭志,以示后人不忘先辈筚路蓝缕的开辟之功。(陈志宏)


红色印记


坚守信仰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守护群众需要不怕死的牺牲。毕石米等一批共产党人,坚定信仰,敢为人先,成立了泾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举起了泾县第一面党旗,点燃了泾县革命胜利燎原的星星之火,更为泾县革命的持续深入开展,点燃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指引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