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让决策始终围绕保障群众根本利益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12-11-05    点击量:2012 次  

    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紧紧抓住决策的形成、落实和保障等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群众根本利益,为实现维护群众利益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 
    坚持酝酿、制定、评估三环相扣,把好决策形成关。一是决策酝酿注重开门纳谏。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每月定期接访、定期下访形成常态,使群众最关注、最切身的利益诉求能零距离进入决策者视野。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代表的民意“直通车”作用,广泛收集民意。建立健全以市委书记信箱、市长热线、政风行风热线等为主渠道的民意诉求网络,融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回访等环节为一体,使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成为决策意见和依据。今年以来,仅市长热线就办理函件1858件次,群众满意率达96%。二是决策制定注重科学会诊。一方面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决防止决策过程中因个人专断而使民心工程变成“伤民工程”。另一方面切实发挥有关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的作用,决策前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政策咨询和专家论证等活动,使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三是决策出台注重风险评估。决策草案制定后,还须进行风险评估,凡是未经评估或者评估未过关的,不得出台相关文件。对经评估预测风险可控的决策事项,须配套制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工作预案。 
    坚持分解、推动、监控三措并举,把好决策落实关。一是抓好责任分解。市委、市政府每年将拟实施的民生工程分解到相关责任部门,明确具体责任、各阶段任务目标、完成时限、基本要求,并在报纸、电视上予以公布。年底通过“新余会客厅”电视直播、群众评议会等形式,组织民生工程责任领导就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交账”,接受群众评议。二是争取群众支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形式,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安全生产、强农惠农政策、城乡低保等政策和决策进行大范围宣传。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有关大病救助、保障房建设等各类下乡培训200余场、入户座谈2.7万余户,有效打消了群众对于一些民生政策的疑虑,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三是实行动态监控。形成了“决策—执行—反馈—纠偏—再决策”的闭环管理模式。市委专门成立4个督导组,负责全市各项民生工程落实情况的调度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按期推进。加强对决策执行过程的动态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坚持检查、治理、问责三管齐下,把好决策保障关。一是抓好检查考核。在加强日常检查的同时,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决策执行情况作为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必考内容”,考核结果与班子评价、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直接挂钩。二是抓好专项治理。以专项治理为抓手,着力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今年以来,在民意反映比较集中的教育、就业、卫生、支农惠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33项。如,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等人员49人,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户925户,清退不符合廉租房条件家庭93户。三是抓好责任追究。严格实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权责统一。对违反程序规定做出错误决策,不执行、延误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决策,以集体决策为名谋取个人或部门利益等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按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今年以来,共对落实群众工作机制不力的11个单位“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查处因工作失职致使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18起、处分18人,有力保障了决策的执行,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江西省新余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王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