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文化春风荡心扉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14-05-20    点击量:2852 次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雄居皖中腹地,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的美誉。 
  这是一个让人引以自豪的地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地方,它以“中国散文之乡”的美誉闻名于世。

 

图为廉政教育基地授牌 来源肥东县委宣传部

  包公故里,廉政思想的富矿
  人品正直是养廉之基。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云:“清正在德,廉洁在志。”包拯不仅廉洁为官,对自己的亲属也严格要求。包氏宗祠里至今还留存着包孝肃公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刚正不阿是崇廉之本。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又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公一生关心民众,为民请命,为受难的百姓昭雪伸冤,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累及全家,然而,他总是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为诛除权高势大、作威作福的贪官,他威武不屈;为铲除为非作歹的国舅,他摘下乌纱宁折不弯。其刚正不阿的精神令后人景仰。
  铁面无私是守廉之举。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一诗中直抒心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他认为,做官当除贪欲、谋正道。以做清官为荣、做贪官为耻是他的人生观和荣辱观。
  执法如山是履廉之道。包公不徇私情,执法如山斩包勉的故事妇孺皆知。包拯《包孝肃公奏议》云:“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包公办案,常因奸臣的阻挠和皇上的偏听偏信而遭到不公,但他始终坚信贪污受贿不除,后患无穷。因此,为了将案情弄个水落石出,他常常忍辱负重,不徇私情,正气凛然,执法如山。
  肥东县成立了包公廉政文化研究会,出版《包公故事》,传唱《包公谣》,创作《﹤廉政准则﹥释义》情景短剧等系列廉政文化作品;推出《政民直通车》电视栏目,设置廉政宣传画廊,打造“廉政文化一条街”,着力营造贪耻廉荣的社会风尚。“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月中,肥东县举办了“廉政曲艺扬正气、包公故里颂清风”主题文艺演出,开展“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

  渡江战役总前委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渡江一战定中华。1949年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进驻瑶岗,指挥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
  总前委旧址群均为清末徽派建筑,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总前委旧址、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总前委参谋处旧址等。
  总前委旧址现主要陈列渡江战役史资料、图片及总前委在瑶岗的部分文物,全面、客观、生动地再现了渡江战役的全过程。同时,专题陈列以歌颂渡江战役为主要内容的“渡江颂”书画,展出将帅题词、党政领导题词和书画界知名人士作品300余幅。
  1996年11月20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26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荣获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平均每年接待40余万人次。为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肥东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县电视台四家单位联合摄制了《旌旗南指大江边》纪录片。本着“共建、共学、共育、共益、共提高”的原则,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多次到合肥及肥东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与一批院校续签了共建协议,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益。
  近年来,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修建了鱼水情广场,新建了共建教育基地宣传栏和荣誉墙,新增了入党宣誓牌,完善了部分陈列设施,在广场边开辟了宣传牌,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增添了纪念馆的教育氛围。
  纪念馆还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党员干部、讲解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智力基础。许多参观者听完讲解后说:“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心灵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不断探索新的形式,扩大廉政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学习参观联系制度,自觉落实参观及讲解制度;主动上门做报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开展主题公益活动;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利用节假日和重大主题活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相结合,通过新闻宣传强化教育效果。

  中国散文之乡,文学艺术陶冶情操
  肥东县是安徽省唯一的“中国散文之乡”、安徽省首批“文学创作先进县”。为进一步扩大“包公故里”、“散文之乡”两大品牌影响,达到“以文化人、以文塑人”的目的,肥东县连续举办了三届规模宏大的散文大赛,每年收到海内外来稿数千篇。
  肥东的自然风光、历史风貌、人文风采和清廉风气等从众多作家和作者的笔端自然流露,展现在世人面前。具有显著特征的包公文化在散文大赛中得到充分张扬。2013年散文大赛命名为“中国·包公散文奖”,主要目的是弘扬包公文化。此次大赛不仅收到来稿近千篇,而且使“包公故里”“中国散文之乡”的美名蜚声海内外,包公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追崇。
  书信活动陶冶少儿情操。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文化教育,用文学滋养他们稚嫩的心灵,肥东县文联与学校合作开设了多个“未来作家班”,并与团县委、邮政局等多家单位连续举办七届“鸿雁杯”少儿书信文化活动,收到全县中小学生来稿7万余件,发现和培育了一大批青少年文学爱好者。少儿书信文化活动突出“惜福感恩·与爱同行”、“孝老爱亲·弘扬美德”、“我的梦·中国梦”等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主题,号召广大青少年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善良、正直的人。
  经典诵读净化心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东在全县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良好氛围,连续举办两届“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雅古韵滋润人们的心田。首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的自创节目《包公谣》,既唱出了包公的清白人生、大公无私,又唱出了包公故里人的向往与追求。大家一致认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交流中开启了智慧,在吟诵中陶冶了性情,在耳濡目染中净化了心灵。
  廉政书画警醒干部。廉政书画展览是肥东廉政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肥东每年都开展一两次不同主题的廉政书画创作、展览活动,所有的书画作品都在县政府画廊展出。肥东县的书法家们将党风廉政建设的名言警句书写出来给人以警醒;美术家们将廉政典型、清正廉明的正面形象和贪官污吏的丑陋百态通过画笔一一展现出来,让人自我对照,起到了直观警醒的教育作用。
  乡风文化引领淳朴民风。为推进乡风文化建设,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肥东县抓住美好乡村建设的契机,大力繁荣发展基层文化,编辑出版了《肥东乡风文化》丛书,汇聚本地乡风文化精髓,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个乡镇、村成立了文联和美好乡村文化宣传队,把基层草根文艺人才联合起来,发挥文艺带头人和领头雁作用,使他们成为乡村文艺繁荣发展的骨干力量;成立了美好乡村艺术团,深入村组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组织文艺工作者编写村史、村训,创作村诗、村徽……村落文化的提炼,有效地增强村民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在当下的肥东,一个个环境优美、乡风淳朴、人文和美的乡村正呈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沈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