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严查基层违纪违法案件纪实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12-07-01    点击量:5062 次  

 

    2012年4月6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环市镇永新村党总支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梁碧炎因受贿360万元,受到了法律的审判;2011年11月,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党工委原书记郑年胜因挪用1亿元、贪污2260万元而落网;2009年1月,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赤花社区党支部原书记陈志强等因贪污、侵占2500多万元锒铛入狱……
    这些基层“硕鼠”的纷纷落马,得益于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狠抓基层查办案件工作,严惩基层腐败行为。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位于珠三角地区的佛山市经济发展较快,去年全市经济规模已达6600多亿元。其中,基层一直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确保基层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是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有效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提升基层办案能力,严惩基层违纪党员干部。同时,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及时堵塞监管漏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严查基层“害群之马”
    “好在案件得到及时查处,不然村里积攒了几十年的财富就打水漂了!”
    利用征地拆迁之机以及拆迁丈量、制图及计价等职务便利,顺德区陈村镇赤花社区党支部原书记陈志强与陈村镇政府拆迁办及居委会工作人员相互勾结,通过虚构房屋、厂房、花棚拆迁项目等方式,共计贪污、侵占征地补偿款等共计2500多万元。2009年1月,陈志强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在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干部虽然级别不高,但他们手中的权力很大。”曾查处过多起基层违纪违法案件的佛山市纪委某办案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小官大贪”现象令人触目惊心,群众对此十分痛恨。这些发生在基层的腐败行为不仅直接伤害群众感情,有损党和政府的威信,还埋下了诱发群众上访的隐患,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近年来佛山市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升级等工作的快速推进,镇(街)权力越来越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基层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基层党员干部面临的各种诱惑随之而来,滋生腐败的风险也逐渐增大。
    与此同时,作为佛山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在农村基层,村集体也积累了巨额财富,很多村“两委”干部都掌握着数千万元甚至是数亿元的集体财产支配权,其权力之大可见一斑。
    基层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其廉洁与否都被群众看在眼里。为及时肃清“害群之马”,维护党的纯洁性,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针对基层工程招投标、集体资产管理、村集体用地交易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索贿受贿、贪污私分、截留克扣、挤占挪用等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
数据最有说服力。
    近三年来,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违纪违法案件502件,其中发生在基层的案件203件,占立案总数的40%;查处百万元以上经济大案7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0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96人。通过查办案件,直接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12亿元。
    禅城区曾经查办了南庄镇紫洞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刘子荣挪用征地补偿款的案件,直接为村民挽回2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虽然已经时隔三年,但每当提及此案,该村村民仍拍手称快:“好在案件得到及时查处,不然村里积攒了几十年的财富就打水漂了!”
    这些基层违纪违法案件的成功查处,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该市近年来因基层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而引发的上访数量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提升基层办案能力
    在基层腐败行为的作案手段日趋隐蔽化和智能化的形势下,近三年来,佛山市基层办案率仍达100%。
    今年3月中旬,佛山市纪委根据该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对103个建设项目的督查,确保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前提下,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使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这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拓宽案件线索来源的一个缩影。该市坚持市、区纪检监察机关领导每月15日接访群众,市纪委、监察局还从纠风、执法监察等项工作中查找案件线索。为防止基层案件线索的流失,帮助镇(街)纪(工)委办案排除阻力,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明确,在镇(街)纪(工)委收到的信访举报中,凡属于纪检监察机关管辖的,全部转由区纪委统一管理,由区纪委分析排查后,按情况提出查办意见。
    根据基层办案的实际,该市纪委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镇(街)纪(工)委查办案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建立镇(街)办案联动机制、查办案件联席会议制度和查办案件回访制度,以减少人情因素对查办案件的干扰。通过联动办案,既能解决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又能提高基层办案人员的业务能力。
    佛山市、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实行领导挂钩镇(街)联系点制度,定期巡查挂钩点,确保基层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主动联合检察、公安等执法机关共同办案,实行优势互补,形成办案合力。在查办基层大案要案时,市纪委、监察局还以成立专案组的形式建立联合办案机制,确保查办案件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基层腐败行为的作案手段日趋隐蔽化和智能化,一些违纪违法人员熟知政策和法律,在政策和法律的边缘找空子钻,对基层查办案件工作提出新的考验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佛山市近三年来的基层办案率仍达100%。
    禅城区纪委、监察局的周伟锋,是一位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办案能手,曾成功查办多起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他认为,这跟自己曾在检察系统工作的经历密切相关。
    像周伟锋这样从检察、公安和法院等部门交流过来的专业办案人员,在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办案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已成为佛山纪检监察系统提升办案能力的重要途径。
    该市纪检监察机关还不断优化办案人员结构,吸纳一批懂经济、懂管理、懂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以及具有律师、会计师、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等任职资格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组成办案人才库,打破办案力量单一的状态。
    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还不断加大培训力度,针对薄弱环节组织办案人员认真学习法律、经济、金融、财会、信息技术等知识,以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堵塞基层监管漏洞
    通过深入剖析所查办的基层违纪违法案件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基层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交易不透明。
    郑年胜、刘子荣这些基层干部贪污挪用的金额之大、影响之恶劣,可谓发人深省。
    这些“小官大贪”多是集诸多权力于一身,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惟有重拳治腐与创新防腐双管齐下,才能让基层反腐更为有效。
    为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深入剖析案件,发现基层违纪违法案件主要涉及以权谋私、违反财经纪律、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方面,问题的根源在于基层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交易不透明。
    针对以上问题,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区、镇改革试点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并定期对基层干部开展警示教育,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通过推行村级财务引入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改革,让“村民更明白,村官更清白”。早在2005年,佛山已开始在全市逐步推行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至今,全市已有超过800个村(居)的账务被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管理,会计师事务所成为村民的“管家婆”。通过专业的财务审计制度,规范了资金审批手续,让村民的“钱袋子”更安全。
    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和财务监管平台,让交易在阳光下进行。推行农村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实现了资产管理交易信息化、透明化,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此举让老百姓对集体资产的运转更明白,也维护了村干部的清白,筑起了一道有效的“防腐墙”。
    南海区从制度上设计了“政经分离”的农村改革模式。按照“政经分离”的设想,南海未来农村经济职能将更多地由市场主体经联社或股份公司去承担,而村委会将更侧重于社会管理和服务,让钱和权相对独立,减少权钱交叉带来的腐败机会。
    顺德区也试点建立社区(村)市民服务中心,实行农村基层行政事务和社区(村)事务分离;选聘村干部为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村)自治的良性互动。
    此外,佛山市还针对当地近几年“简政强镇”、“大部制”改革后,基层领导干部权力增大、涉案率提高的实际,将廉政教育重点向镇(街)、村(居)干部延伸。
    自2009年起,佛山市每年举办镇(街)干部廉政教育学习班。学习班结合剖析发生在基层的典型案件,强化党纪条规教育,并组织学员到市警示教育基地佛山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至今,全市共有3万多名党员干部接受了警示教育。(佛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