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风纪颂清廉之【廉史今读】第9期《古人拒斥“形式主义”》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1-01-27    点击量:5006 次  

廉史今读,我们追踪先贤们的思想轨迹,深深地为他们肩担道义、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清廉若水源远流长,让我们静心聆听“廉”音,扬清风正气,谱清廉新篇。

今天由泾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耿梦甜

和大家分享泾川风纪颂清廉之

【廉史今读】第9期

《古人拒斥“形式主义”》


诵读者:耿梦甜(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古人拒斥“形式主义”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沙陀部人,少年时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李嗣源性格深沉果断,武艺高强。当年李克用与朱温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朱温请李克用饮酒,暗中欲下毒手。李嗣源不顾安危,帮着李克用翻墙逃脱,立有大功。在和朱梁的作战中,李嗣源总是身先士卒。他所带的五百精骑经常能横冲敌阵,所向披靡,人称“横冲部”。李嗣源也被称为“李横冲”。形式主义危害甚大,世人共厌,其最大特点是脱离现实,以形式决定内容,而非内容决定形式,并易与官僚主义共同生长,互为支撑,最终误国误民。近来读史,见古人对“形式主义”或予以嘲讽,或予以警惕,或予以斥之,颇有深意,与大家共飨。

唐朝末年,大将李嗣源为人质厚寡言,崇尚务实,在战场上总是亲自冲锋陷阵,身中四矢,获得“李横冲”的美誉,他却从不自诩,更不居功,而将赏赐分与部下。有一次,与多名将领相聚,他们飞扬跋扈、夸夸其谈,这人道,我勇猛无敌,那个说,我谋略超群,把战绩纷纷揽在自己身上,独有李嗣源默不作声,别人问他何故,他慢慢说:“诸君最喜欢凭着嘴皮子去攻打贼寇,我李嗣源只是用这双手去攻打贼寇罢了。”众人听了,不禁羞愧地垂下了头。

后周郭威提倡节俭,不喜浮华,在立国后,他对大臣说:“我本穷苦人,世道动乱,得幸为帝,岂敢优厚自己而苛刻百姓呢?”又说:“贡品贮于官府,大多会成为无用之物。”于是下诏禁止各地进献美食珍宝。为了祛除空洞无物的文风积弊,郭威对奏章内容作出严格要求:“文武官员各擅益国利民之术,照实报来即可,直陈其事最佳,不要讲究辞藻。”在他的治理下,社会民生得到了修复与发展。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不良风气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必须时刻自省慎微,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才能让正气充盈在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