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泾县史志公众号 时间:2023-06-19 点击量:12093 次
王岐山(出生年不详),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19师二团团长,1935年2月,因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被敌人切断与主力联系,率一个排的兵力30余名红军游击队员从玉怀山突围后,与青阳县委一支10余人的游击队会合,在九华山一带打游击。不久,队伍发展到七八十人。因敌人的“清剿”率部转移到泾县东乡革命中心爱民戴杨村。在泾旌宁宣中心县委统一领导下,王岐山任中共泾(县)旌(德)宁(国)宣(城)中心县委游击大队大队长,并率部开展武装斗争。
王岐山来到泾县不久,国民党46旅一个营便跟踪而来,中心县委决定由中心县委副书记、红军干部李步新兼任游击队政委,与王岐山一道率领游击大队主动出击,一方面将敌人引向根据地以外的地方予以打击,保存巩固革命根据地,一方面积极开展游击战,在运动中打击敌人,不断锻炼和壮大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首战便取得了歼灭宣城驻溪口的保安队一个队等战斗的胜利,缴获长短枪20余支,随着牵着敌人鼻子在周边几个县的崇山峻岭中打转甩脱追兵外,游击大队渐渐发展到一百多人。为在四县边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中心县委将部队划分了3个中队,王岐山亲自带领1中队和3中队活动在泾县和宣城八条坑一带,发动群众抗租、抗税、抗丁,组织成立农会及自卫队,同时打击地主保安队和便衣队,从打土豪中筹措革命经费。
正当革命得到不断发展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动78师45旅和省保安团以及数县自卫团,对泾旌宁宣4县边区游击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联合“清剿”。1935年5月,少共皖南特委书记苏承平以及泾县团县委书记徐世良先后被捕,相继叛变。7月中旬,可耻的叛徒苏承平、徐世良带着宣城保安队到泾县戴杨村等地捕捉党的领导干部和革命群众,使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中心县委书记洪维恭不幸中弹随后牺牲,邵天赐等15名基层干部被捕,各村先后被杀干部达397人,烧毁房屋1300余间,抢走耕牛60余头,稻谷50余万石,宣纸草料1.4万斤,其他生活用品不计其数。刚刚建立的游击根据地不断被蚕食。1935年8月,王岐山带领队伍在宣城大、小麦坑与国民党78师遭遇,激战中,王岐山不幸牺牲。
王岐山,这位在土地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红军团长,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为革命不怕牺牲、赴汤蹈火的坚定信念,永远激励着无数革命儿女励志奋斗,一往无前!(肖华)
红色印记
在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中,有许多为革命理想奋斗不止、战斗不息的英雄志士,王岐山便是优秀的代表。我们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出生年月,但我们知道他有共产党员这个响亮的名字,知道他为革命事业留下的光辉业绩和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英名千古,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