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0-04-03 点击量:38236 次
坚守初心勇担当 牢记使命敢作为
为泾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
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在中共泾县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许经平
(2020年4月2日)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泾县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五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市纪委四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回顾总结我县2019年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布置2020年工作任务。刚才,县委书记耿鹏同志作了讲话,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部署,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纪检监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部署要求,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持稳中求进、依规依纪依法,努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纵深实施“五大会战”、扎实推进泾县高质量发展全面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一)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导向
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县纪委常委会以上率下,把学习教育和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盯“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五大会战”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检查95次,查处作风问题44起72人。坚决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同时,建立政治生态、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分析研判制度,精准监督靶向。
始终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县委领导下持续推进纪检监察“三项改革”,加强巡察机构建设。严格落实工作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市纪委监委和县委请示报告45次。组织98名领导干部向县委述责述廉,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二)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以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保障落实“两个维护”。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三查三问”,扎实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拖低扯”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全年共开展作风建设明查暗访46批次,查处问题20起29人;排查问题479个,督促整改完成465个,督促建章立制198项。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发力。做到“监督关口”前移,每逢关键节点提前推送廉洁短信早提醒、印发典型问题通报早教育、及时制发文件早预防。紧盯“四风”新动向新表现,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探索实行的“大数据+监督”模式在公务用车管理、ETC加油卡专项清理等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市纪委监委充分肯定;我县集中整治出租车不打表、乱收费问题的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头条综合报道。坚持动辄则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起17人,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
加强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42名县管干部在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和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作出说明或检查。压紧压实扬子鳄保护区泾县片区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以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推动整改任务落地见效,党纪政务处分7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4人。
认真协助县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纪委负责同志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147人次,干部任前廉政谈话78人次,函询26人次。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共回复各类征求意见165批,涉及单位215个次,党员干部3407人次。强化县纪委监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严格落实问责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问责8个党组织、24人次。
(三)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制定专项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意见、要点、方案,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处置报告和工作日常联络等机制,扎实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全县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6起43人(其中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8起33人),印发典型案例通报8期11起16人。高质量完成省市纪委7件专项督办任务,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13人。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成中央督导组4次移交问题整改工作,共受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7件,已办结13件;查实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5件,处理7人。抽调精兵强将参与省纪委监委“安徽扫黑除恶第一案”——阜阳颍上“张氏家族”涉黑案查办工作。
(四)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坚持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70件(次),开展信访积案“清仓见底”专项行动;全年立案140件,结案132件,处分135人,严肃查处了原水务局副局长、主任科员刘传树等严重违法案件,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对1名行贿人员采取留置措施。推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2件自办的和2件指定管辖留置案件已调查终结移送公安或司法机关。充分发挥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部署开展问题线索移送专项检查,纪检监察机关和成员单位互移问题线索44件,与公安部门协同办案1件。
坚持案件办理政治标准,严把案件质量关,我县案件质量始终保持全市第一方阵,被省纪委监委确定为全省三个直接联系点之一。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的同时,针对涉案单位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系统性风险,共下达15份纪律检查建议书或监察建议书,督促涉案单位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建立完善制度,扎紧制度笼子,防范和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
深入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强化对党政干部监督的同时,支持企业合法经营,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发展工作调研,围绕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开展监督检查,为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环境。
(五)不断强化巡察监督和巡视巡察整改,推进巡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
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按照立行立改的要求,全面完成纪委监委承担的20个问题85项整改任务,并长期坚持巩固。积极协助县委持续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以“查漏洞、补短板、防反弹、强巩固、促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回头看”,积极主动向省委巡视办请示报告。通过专题调研、督导督查等多种方式,常态化督促党委(党组)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坚决防止上推下卸、以下级整改代替自身整改等问题,确保整改落地见效。
坚持政治巡察不动摇。紧盯被巡察党组织政治责任,突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聚焦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2019年,组织完成5轮对36个县直单位、5家国有企业专项巡察和62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延伸巡察工作,巡察全覆盖总进度达79.57%,完成对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巡察全覆盖,巡察共发现问题1295个,问题线索70件。聚焦精准监督,对云岭镇坝埂村党组织开展“机动式”巡察,发现问题14个,问题线索6件。
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开展巡视巡察整改“专项复检”,2次组织对64个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发现问题94个并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的1名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2名整改不到位、问题愈演愈烈的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全县巡察到期整改率达98.67%,推动有关部门建立规章制度104项。根据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易发多发突出问题,督促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整改督促持续巩固巡察成果。立足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巡察整改工作制度12项。
加强巡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坚持统一领导,巡前安排、巡中情况、巡后结果严格向县委请示报告。根据巡察工作需要,组建196人巡察人才库。研究制定底稿管理等8项制度,开展巡察作风纪律后评估工作,对照省委巡视办关于巡察工作专项检查、巡察工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有关通报,推动解决问题19个,进一步提升巡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六)持续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体系
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修订完善委机关、县委巡察机构“三定方案”和派驻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县纪委对乡镇纪委的管理,围绕线索管理、审查调查、处分处置等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查处案件以县纪委领导为主的领导机制。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优化调整派驻机构设置,明确机构名称、职责,在全市率先统一挂牌;严格执行派驻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对派驻干部的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提高派驻全覆盖质量。扎实推进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县监委向11个乡镇派出监察专员并成立监察专员办公室;按照职能优化协调高效改革目标,成立了3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在全县144个村(社区)配备190名监察信息员,实现了监察职能向乡镇和村(社区)延伸,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办公与审查调查分区管理并改(扩)建4间标准化谈话室,推进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完成专网扩容升级、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改造提升及纪检监察系统检举举报平台和规范化信访接待室建设。按照规范、节约原则,在8个乡镇建设标准化固定谈话室,在3个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成审查调查工作区。
(七)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一体推进“三不”机制
科学精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党员干部405人次,其中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种形态分别处理267、128、4、6人次,分别占比65.9%、31.6%、1%、1.5%,做到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实现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在全市率先制定实施诬告陷害调查处理办法和澄清正名工作机制,为遭受错告的2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容错纠错2人;对55名党员干部从轻或减轻处分,占总处分人数的40.7%;对1名党员免予处分,旗帜鲜明保护和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对173名受处理的干部暖心回访,关心、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让纪律执行更有温度,体现了组织的关心关怀。
突出纪律宣传教育。着力营造不敢腐的氛围,协助县委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编印案例选编,督促15个案发单位开展以案促改;突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拍摄刘传树案件警示教育片《失守的代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督促党委(党组)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完成18期党纪法规学习测试。深入总结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经验做法,全年在中央、省级媒体分别刊稿8篇、114篇。
(八)坚持从严从实,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突出政治机关建设。结合主题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切实加强理论武装,树牢规矩纪律意识。带头落实“两个为主”规定,坚持重大事项、重要案件及时向市纪委监委和县委报告。加强机关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积极开展向李夏同志学习活动,筑牢思想基础,激发担当作为精神,机关党建工作全面提升,机关支部被宣城市委表彰为“先进党组织”。全力做好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泾县分中心后勤保障以及后续建设等工作。
加强队伍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深化‘三转’强能提效”活动,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力度,组织2期135人次集中培训班,推荐37人参加省市纪委及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提拔任用13人担任乡镇纪委、派驻机构、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公开选调、考录、调入9人充实到机关和派驻机构;常态化开展以干代训、挂职锻炼,推荐12人次参加省委巡视和省市纪委审查调查工作;抽调14名干部到委机关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选派3名干部担任党建扶贫指导员或扶贫工作队员。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坚持“刀刃向内”,在委机关组织开展“严强转”专项行动、“拖低扯”专项整治。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依规依纪处置4件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信访件。坚持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全面建立完善问题线索管理、审查调查及安全等13项内控制度,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管理。建立特约监察员制度,10名特约监察员正式上岗监督。
一年来,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正风肃纪反腐依然任重道远。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委(党组)“两个责任”认识不清、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强;有的领导干部管党治党责任意识不强,缺乏担当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一些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监督把握不准,监督专责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水平不高,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还不深入,干部队伍建设还需持续加强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任务
2020年工作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严”的主基调,协助党委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监督工作、反腐败工作纳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作出顶层设计,为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守职责定位,认真履行“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贯彻落实赵乐际同志在安徽调研时的讲话要求,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自觉将全会部署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和治理实践。监督保障执行,重在督促制度执行,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促进完善发展,重在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整改、深化改革,促进制度规定日益健全、不断发展,促进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要适应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要求,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
(一)守初心担使命,推动“两个维护”落细落实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建设要求,始终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让初心和使命在广大党员干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修炼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始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深化运用“三查三问”监督机制,加强对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战略举措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领域各方面重要政策、重要任务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两个维护”落细落实、见诸行动。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开展精准监督,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扫黑除恶、“五大会战”等重点工作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切实为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保驾护航。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抓紧抓实抓细防控监督,努力保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奋力夺取全县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认真履行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助职责。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制度,建立责任清单,完善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四责协同”机制,推动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贯通协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
(二)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深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持续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聚焦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强化日常监督、巡察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盘点梳理,着力加强对“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落实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对贪污侵占、虚报冒领、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督促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法保障。
着力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推进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入查处重点行业领域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机关线索移送等机制,健全“打伞破网”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治理,巩固拓展专项整治成果,抓住典型案例,抓好教育整改,推动解决一批顽瘴痼疾。深入整治多年多层多头信访举报,持续推进“清仓见底”行动,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建立乡镇小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用好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力量,打通基层监督“毛细血管”。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畅通监督举报渠道,用好“四风”监督举报平台,更好地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力大数据优势,提高精准监督质效。坚守重要节点,防范查处收送微信电子红包、违规借用下属单位和企业车辆,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等隐形变异问题;紧盯县直机关二级机构及事业单位、乡村基层等,严查享乐、奢靡问题,对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推动形成有力震慑。
(三)持续深化改革,更高水平推动完善监督体系
持续提升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效能。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和指导,建立下级纪委书记向上级纪委监委述职制度,督促落实请示报告制度,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完善派驻机构考核办法,不断加强县属企业和有关学校纪检组织建设,探索推动事业单位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持续抓好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和监察专员办公室作用,提升基层监察全覆盖质量。
着力提高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做深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加强对“关键少数”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内同级监督。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权责法定、权责透明、权责统一,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确保权力运行公开规范高效。积极探索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贯通融合,推进纪委监委监督同党内其他监督有机结合,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同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及审计、统计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四)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更高标准提升政治巡察工作质效
持续抓好政治巡察。用好“一联动两巡察两检查”巡察监督模式,统筹安排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机动巡察,高质量推进十三届县委巡察全覆盖工作,根据省市委巡视巡察工作部署开展联动巡察,开展巡察“回头看”,切实发挥利剑作用。促进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协同县委巡察与派驻监督、乡镇纪委、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机制。出台县委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清单,压实主体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推动政治巡察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延伸,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巡察成果运用。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完善巡察整改、督察落实情况报告制度,加强整改成效评估,健全整改公开机制,探索建立群众可参与、可评价、可监督的整改工作机制。制定实施加强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的办法,精准处置巡察移交线索。明确巡察成果运用主体责任和具体责任,及时向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同志通报有关情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体制机制、堵塞管理漏洞。
(五)构建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标本兼治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要突出重点,对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障碍的腐败问题优先查处,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让行贿者和受贿者同样付出代价,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深化惩治金融领域腐败,对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的腐败坚决亮剑。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用活用好第一种形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深化运用澄清正名、“暖心回访”、容错纠错等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深化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强化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意识,正确处理程序与效率的关系,确保审查调查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围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强化监督执纪,加大查处力度;促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深化标本兼治,结合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等发现的管理漏洞、制度空隙、责任缺位,用好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金融信贷、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盯紧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推动职能部门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推深做实警示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党纪法规知识测试、编印警示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旁听案件庭审等形式,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继续深入推进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建设,切实提升“一县一品”廉洁文化特色品牌影响力,弘扬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涵养风清正气的政治生态。
(六)从严从实加强队伍建设,保障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突出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属性,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一体推进队伍的政治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县纪委常委会要带头坚守初心使命,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带头维护制度权威、执行制度规定,带头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巡察组、专案组临时党支部建设,锻造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深化“三转”指导意见,不断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治理能力。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干部培养管理、选拔任用和交流轮岗力度,探索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选人用人机制,注重引进党建、法律、财政、金融、审计、信息化等方面人才,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推进精准施训,加大纪法培训、安全培训、信息化培训力度,加强实战练兵,强化法治思维和程序思维,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关心关爱纪检监察干部,加强谈心谈话、定期走访,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引导全系统继续深入学习李夏同志先进事迹,提升境界情怀,增强斗争勇气,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严格监督管理。完善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督促干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纪执法。全面完成检举举报、监督办案等平台建设,完成国产化替代等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的具体要求,严格履行各项报批程序,切实做到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既报告结果也报告过程,自觉接受上级纪委和地方党委的领导和监督。自觉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积极发挥特约监察员监督作用。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坚持“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三、纵深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还没有根除,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纠治。今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协助县委纵深推进“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一)在以案示警中受警醒、明法纪。督促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要论述,自觉同党中央要求对标对表,切实在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上受警醒。聚焦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对十九大以后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震慑常在。
(二)在以案为戒中严对照、深检视。督促各级党组织对照省委指出的“八重八轻”,坚持“四查四看”,深入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固性、反复性、变异性、虚假性的具体表现,加强分析研判,尤其是要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对脱贫攻坚中搞“政绩工程”“堆盆景”“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再对照、再检视,确保把问题排查全、症结剖析透。
(三)在以案促改中强整改、促提升。深入贯彻中央为基层减负要求,落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正面、负面清单,聚焦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地区,持续整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用心不尽力、履职尽责不担当不作为、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推进“走基层、转作风、解难题”常态化。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巩固深化“拖低扯”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大力弘扬创新、执行、实干、担当、争先精神,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实干担当、创新争先”作风建设年活动,督促职能部门清理和完善作风建设制度,细化相关规定,列出正面、负面清单,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
同志们,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政治责任。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