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时间:2021-10-26 点击量:6302 次
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纷纷将监督目光投向“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保要素供给、促服务升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护航营商环境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体现的是一座城市尊商重企便民的社会氛围,展示的是党委政府的服务效能,彰显的是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有商就会有政商交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拳出击、铁腕反腐,一些腐败窝案被挖出,畸形的官商关系衍生出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利益同盟不断被查处曝光,这些窝案大多与不良“政商关系”有关。肆意权钱交易,贪图享乐等违纪违法案件,为我们持续敲响了加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警钟,要坚决铲除“官商勾结”这个毒瘤,也要破除“为官不为”顽疾,不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
官与商、政与企,交往不可避免,友谊无需回避,但一个前提是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亲”、“清”两个字。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交有法,亲有度,“亲”与“清”必须相互辅助。一些为了“证明”廉洁而把企业家拒之门外,看似“无瑕白”实则“不作为”,成了“清”而不“亲”,所谓“清清白白”的“为官不为”;另一些为了“加深”政商关系而拉拉扯扯,看似“敢作为”实则“乱作为”,成了“亲”而不“清”,所谓“亲亲热热”的“政商勾结”。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贴切比喻和生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和企业之间“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良方。亲而有度,就是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提高自身“免疫力”,尊重市场规律,不干涉企业经营,不增加企业负担,在法律框架下、市场规则中给予企业最大的帮助。清而有为,就是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对企业“有呼必应”的“保姆”,做到眼睛亮、反应快、手脚勤,主动为企业打破各式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变企业向政府要政策、要优惠、要服务为向企业送政策、送优惠、送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长远之策,是一场思想观念、治理效能、能力作风的深刻革命。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商交往如同一杆秤,要抓住“亲”与“清”的“平衡点”,以清护亲,用亲增清,才能让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亲则两利、清则两安,才能实现企业兴旺发达、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丁家桥镇纪委 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