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2-05-18 点击量:68088 次
泾县素有“汉家旧县 江左名区”之称,享有“山川清淑 秀甲江南”之誉。这里自然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自然山水和红色旅游资源。
泾县西北是一方“红色”土地,新四军军部旧址坐落其间;西南,桃花潭景区清新秀丽,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东南,一片翠绿,月亮湾松竹如海,恰似碧浪翻滚,魅力无穷;向南,宣纸文化园,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带着“纸寿千年”的艺术韵味款款而来。
“红廉一脉,浑然一体”。行走在山水之间,感受文化品味历史。追寻历代先贤的足迹,接受廉洁文化的洗礼。您,还在等什么?
追忆往昔不忘初心,展望未来牢记使命。廉洁教育如何开展才能接地气、入人心?泾县以“廉政教育+红色资源+文化旅游”的方式,创建了东、西两条廉洁文化旅游专线,以寓教于游的方式,传递“崇廉尚洁”的新风。
东线线路途经中国宣纸博物馆、黄田古村落、皖南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泾县县委创立初期史料陈列馆。
走进宣纸博物馆,可零距离感受“国之瑰宝”震撼的制作过程,也可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的奥秘。宣纸经久耐用、洁白柔韧,不腐不蛀的特性就蕴藏在它的选料和制作工艺当中。宣纸原料择材精细,选用的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需经八个多月的日晒雨淋,再历经千锤百炼、水荡涤洗,干净均匀的纤维才能筋骨坚韧、韧而能润。宣纸成纸工序繁杂,在碓皮中拣择,在捞纸中沉淀,在晒纸中成型,在检纸中把关,108道制作工艺,道道遵章循法。“薄如蝉翼洁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形容的是宣纸无色无言的品德,它承载古今佳作瑰宝,却守身如玉,淡泊宁静。
离开宣纸博物馆,不远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黄田古村落,宛如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巍巍黄山下、潺潺凤子河旁,既流传着孝道之舟“洋船屋”的故事,又记载着黄田朱氏家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报效国家的谆谆教诲。“洋船屋”因“孝”而建,又名笃诚堂,它的存在,不仅代表了黄田古民居群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也代表了朱氏家族崇尚孝道的理念。
皖南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泾县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成立所在地,位于汀溪乡桃岭村,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前往那里,必须途径被称为江南天路“皖南川藏线”的核心路段桃岭“六道弯”,在山涧穿行,既有桂林山水之美,又有昆明石林之奇,还有318川藏线之险。在高高的桃岭上,竖立着一块由群众自发出资而刻的“幸福路”的石碑,纪念党的好书记王乐平和那段艰苦卓绝的开山筑路历程。1972年,时任泾县县委书记王乐平带领群众扛起铁锨锄头,敢闯敢试,自强不息历时四年零一个月开山修路,迎难而上、奋斗不息的精神,历久弥新。
竹海松涛呈本色,蔡村烽火识英雄。蔡村镇爱民村是泾县革命武装斗争的发源地,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如星星之火燃烧在泾川大地。泾县县委创立初期史料陈列馆就位于自然生态良好的月亮湾,馆内的文字、图片、实物,再现了峥嵘的革命岁月。这里七万余亩的松竹林区,浩瀚似海、四季如画,历来为影视传媒所钟爱,《大江大河》《月亮湾的笑声》《红色记忆》等十多部影视剧曾先后在此拍摄。
西线线路途经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泾县家风馆、吴波故居。
云岭烽火无限忠诚、新四军钢铁纪律是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核心内涵。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泾县云岭镇罗里村,是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之一,其廉政史料馆以丰富的历史图片展示了新四军亲民爱民的情怀、严于律己的风范、守纪如铁的作风,直观形象地再现了以思想教育为根本,以艰苦奋斗为主题,以规章制度为保障,以监督和惩处为抓手的廉政建设实践活动,记录了新四军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新四军领导人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清廉事迹。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求真务实的革命作风、廉洁自律的道德情操为我们立下了学习的榜样。在泾县千年古村厚岸,孕育了中共党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王稼祥故居纪念馆里,陈列了王稼祥同志为党、为国、为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他的革命精神,他的高尚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
走进桃花潭,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自然风光,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查济村依山傍水而建,现存古建筑从元至清门类众多,有村门、宝塔、牌坊、祠堂、古桥、民居、古井等,漫步村中,如同走进一座古建筑博物馆,村中“镏公厅屋”是全省首个县级家风馆所在地,馆内赫然题写有“好家风应世代相传”。家风馆展出了35个泾川好家风故事,唱响了廉洁奉公、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的时代赞歌。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习近平总书记对好家风的重视,始终如一。泾县茂林吴氏,自宋以来各界精英可稽考者多达二百余位,吴氏家规、家范、家训,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少浴吴门家风的新中国财政部第五任部长吴波就出生在这里。“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是吴波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在吴波故居里陈列的将单位分配住房交公的“两份遗嘱”是他生前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的真实写照,他拒不享受公车待遇、回乡自掏车费等勤俭节约的事迹广为流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泾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荟萃,每一个传统村落、每一处人文景点都是一部史书;每一个红色故里、每一则廉洁故事都深入人心。泾县生态环境优美,境内山高林密、溪流纵横,为打造“清廉旅游县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些耐得住“看”,经得起“品”的廉洁文化旅游路线点,既能让游客流连忘返于自然景观,更惊叹于泾县文化底蕴之厚和廉洁元素之浓。
在泾县这方山水中,“廉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些廉洁故事定会在新时代薪火传承、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