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时间:2022-07-11 点击量:2393 次
“我现在感到非常后悔,今后一定会时刻牢记公车使用管理规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改正过错的决心……”这是泾县公安局召开的管理车辆和驾驶员警务保障部门会议上的一幕。截至目前,该县已健全完善《公务用车购置规范》《公务用车处置规范》《县属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7项制度,对全县公务用车实行平台化、标识化、信息化管理。
为确保公务用车规范有序管理,近日,县纪委监委会同县财政局、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违规使用公车问题专项整治,对公务用车不按规定申请审批、擅自使用公务用车等8类19个问题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持续跟踪督促整改,从源头上堵塞违规用车漏洞,严防公务用车“跑偏”。
“我得先将车辆停好,然后再开自己的车子回去吃饭……”虽然已将近下午1点,但驾驶员小刘仍坚持要把公务用车停到指定地点。说起公务用车的管理变化,小刘拿起一本图文并茂的制度手册介绍说,县机关事务服务管理中心专门将公务用车的存放、使用、维修等规定编印成小册子,将教育提醒融入日常、放在“手边”。
“去年以来,我们紧盯节点、突出重点,对公务用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368条节假日出行预警信息进行比对分析,重点核查疑似问题线索130条,查实公车私用违纪问题线索4件,党纪处分4人,通报曝光2批次2人。”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周知介绍说,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资源的使用,让日常监督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公车姓‘公’不姓‘私’,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公务用车管理平台的对接,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让线上和线下监督并行,对公车私用、私车公养问题加大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坚决纠治‘车轮上的歪风’。”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宣城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