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 | 打赢勇于改革创新攻坚战 不断完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25-01-25    点击量:3021 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提出,“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及县委巡察机构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破解制约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题,2024年共推出40项改革创新举措,探索建立相关制度机制14项,以改革实效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我在村里开展廉情走访时,发现村民对村集体资产收益公示情况不太满意……”日前,昌桥乡纪委收到一条从中村村“廉情观察员”上报的廉情信息,随即督促相关部门和村委会对该问题进行了整改。

县纪委监委创新基层监督方式,在村(社区)试点设立“廉情前哨站”,聘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作为村级“廉情观察员”,负责站点管理和日常监督,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村居一线。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为推动困扰基层的风腐顽疾早发现、早解决,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创新基层监督方式,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泾川镇纪委开展“廉通万家进村入组”行动,实地走访交流、听取民情民意、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榔桥镇纪委开通“廉政问政”通道,面向群众公开征集对整治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意见建议,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是全县纪检监察系统不断织密基层监督网络,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写照。2024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收集村情信息600余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这段时间我们实行集中办公模式,‘室组’‘组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更加方便,工作模式也由以前的‘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有效地提升了派驻监督合力。”提及推广派驻机构集中办公模式带来的成效,县纪委监委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黄新宝由衷地感慨道。      


县纪委监委围绕健全协同高效派驻监督工作机制,持续完善“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等联合办案机制,不断激发派驻监督新动能。图为县纪委监委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项督查。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县纪委监委紧盯派驻机构存在的职责定位不准、监督手段单一等问题,把推行派驻机构到委机关集中办公作为促进干部队伍融合、提升派驻监督质效的有力抓手,撤销驻县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等6个纪检监察组,增设驻县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由13个精简为8个,进一步强化了对派驻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自实行集中办公以来,县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处置问题线索57件,新立案15件,工作合力进一步形成,效应初步彰显。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巡察整改质效


“根据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推动巡察整改工作制度要求,现将本轮巡察发现的相关问题抄送至有关部门,请高度重视,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分管领域被巡察党组织巡察整改政治责任……”近日,县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巡察整改各方责任,深入推进成果运用,县委巡察机构紧盯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和日常监督责任履行,探索建立《关于建立健全巡察整改全周期责任体系的意见(试行)》,就被巡察党组织、县委巡察组、行业监管部门、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等8个责任主体在不同环节的职责任务,提出明确意见91项,细化具体举措119条。

责任的落实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县委巡察机构还结合实际制定《巡察整改工作流程指引(试行)》,从巡察准备、现场巡察、巡察报告、巡察反馈等10个主要环节明确各责任主体在不同整改阶段的工作职责、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使巡察整改“一目了然”,不断夯实被巡察党组织的巡察整改责任。2024年以来,对十四届县委第五轮、第六轮巡察的49个党组织整改成效开展联合检查评估,对被评定为“好”等次的9个党组织通报表扬,对被评定为“差”等次的3个党组织进行约谈,相关做法被省委对村巡察工作专题片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