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以体制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13-07-10
点击量:3740 次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同志曾在此成长,新四军曾在此设立军部,皖南事变中,无数革命烈士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是该县文物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新世纪以来,泾县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挖掘红色资源,培植红色品牌,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不断跃上新台阶。
设立红色名人故里管理机构。泾县桃花潭镇厚岸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同志的祖籍地和诞生地。王稼祥故居位于泾县西南48公里处,1986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评为AAA级景区,是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构建旅游片区,2005年,泾县整合邻近旅游资源,在原有的“王稼祥故居管理所”的基础上,设立王稼祥故居管理委员会暨查济古民居保护和开发利用办公室,负责对王稼祥故居及查济古民居的的保护管理和开发经营。2007年,泾县以加强景区管理长效机制、促进景区旅游业发展为原则,进一步理顺管委会内部机构设置关系,明确工作职责。2008年,因工作需要,县编委根据《泾县旅游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该机构再次进行改革,调整设立“泾县王稼祥故居纪念馆”,隶属县政府管理,与查济景区管理处合署办公,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红色名人故里管理保护体制,推进了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完善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体制。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泾县城郊的水西山,占地十五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1991年建成开放以来,先后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等部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等。2007年,被列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为进一步弘扬烈士精神,加强烈士纪念工作, 2008年,泾县县委县政府整合资源,恢复设立了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管理处,归口县民政局管理,并明确保护管理责任,以体制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整体效能。恢复设立以来,陵园管理处切实落实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相关法规,加强对园区建筑的修复,加大园区绿化、美化工作力度,陵园环境形象、整体品位不断提升,年平均接待各地瞻仰游客近十余万人次,已成为全社会各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2013年7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意见》,该县将在该文件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弘扬烈士精神。
加强新四军军部旧址的管理。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坐落在泾县24公里处的云岭镇罗里村。1938年至1941年,新四军进驻云岭并设立军部,这一时期是新四军向华中敌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7月陈毅元帅敬题“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名,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正式建立。2000以来,泾县多次对军部旧址管理体制进行健全完善,以加强对其保护和开发管理。2008年,县编委根据全县旅游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新四军军部旧址管理机构整合优化,重新设立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为县政府管理的正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领导和全面负责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风景区的规划建设、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经营工作。同时免费对外开放,以弘扬光大新四军精神。整改后,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在加大军史研究力度、加强文物旧址维修与管理、加快推进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上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下一步,泾县将继续按照上级有关部署,依托县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创新红色文化管理体制,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同时,深入推进“红绿结合”、“红古结合”,把红色旅游项目与生态旅游、古色人文旅游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革命传统美德、弘扬爱国爱党精神、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上的功效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