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舟同志在市委中心组“严以用权”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泾县纪委   时间:2015-11-19    点击量:3383 次  

(2015年10月28日)

  刚才,大家围绕“严以用权”主题,结合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从不同角度,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结合最近的学习,就“严以用权”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三严三实”中,严以用权是关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修身”和“律己”主要是为了用好权,如果用权不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就是空谈。而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做人实不实也主要看怎样用权,可以说,严以用权是“三严三实”教育的根本落脚点,也是最终检验。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为官用权,重要的是解决好如何看待权力、如何用好权力的问题,确保手中权力的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如何做到严以用权,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10个要求,就是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为公用权、依法用权、履责用权、务实用权、刚直用权、阳光用权、廉洁用权、公正用权,非常系统和全面。我体会,关键要做到“三思”:

  第一,要掌权思源,做到用之有规。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权力应该用到哪里?这实质上是权力观问题。从我们党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从中央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主要根源在于不能正确看待权力,不能正确用权、严以用权。有的人认为“权力是上级给的,是自己辛苦换来的”,一朝权力在握,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什么都不在话下、什么都无所顾忌,把权力异化为换取私利的筹码。客观上看,“权力”本身与贪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一旦权力观错位异化,就会成为领导干部发生“癌变”的最大“病原体”。我们讲,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这固然有干部个人勤奋努力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组织的选择和人民的信任。毛主席早就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实际上,权也好,钱也好,名也好,都具有双重性,既会带来鲜花也会带来罪恶,既会带来荣誉也会带来镣铐,既能把人推向高峰也能使人跌入深渊,关键在于怎么对待。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对待权力问题上,都要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同群众的关系、同组织的关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深刻认识到公权是公器,来自人民的赋予,不属于任何个人。公权只能公用,“公权不私,谋私即盗”;要深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进步归根到底是组织教育培养的结果,没有组织提供的机会、岗位和平台,纵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对手中的权力,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要用权思度,做到用之为公。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就是用权为公。作为领导干部,要牢记“有权不可任性”,坚持秉公用权,始终把“公”字摆在首位、挺在前面,在思想上划清楚公与私的界限,在行动上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任何时候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在这方面,能否抵住诱惑是一个躲不开的问题。当上干部手中有了权力,奉承、追捧的人会多起来,攀交情、拉关系、请客送礼的人也会多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有多大魅力,实际上这些人是冲着你手中的权力来的,表面上对你恭敬有加,实际上心有所求,甚至暗藏玄机、设下陷阱。一步很短,一生很长,有时一步走不好就毁掉一生。党员干部为官用权,一定要讲原则、守底线,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惑,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要坚持依法用权,法治的核心是管住权力,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是依法治权,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法治理念,使权力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给权力周边划设“警戒线”和“高压线”,让权力在安全线内运行。要坚持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这次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实现依规依纪治党,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体现了从严治权的要求,纠正了过去党员干部只要不违法就没人管、不追究,以致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仅281字,但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好执行好。要坚持用权必须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有效的防火墙。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运行,才能正确行使,才不会发霉变质。现在,我们正在推行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正在积极推进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推进巡视、审计监督、重要岗位轮岗、制度规范“四个全覆盖”,都是为了让权力规范起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保障,这些改革措施要不断深化完善,在制度“笼子”的严密性、结实度上下功夫,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执行,真正使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都全部公开,让违规行为“无处藏身”。应当说,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正确行使权力,是值得信任的,但信任代替不了监督,自律代替不了他律,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习惯于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不断增强免疫力。

  第三,要为权思责,做到用之为民。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权力的本色是为民。严以用权,最重要的是要把权力用在为发展尽责、为人民服务上来。当前,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干部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少了,但少数干部却出现了为官不为的“权力休眠”现象。有的认为条条框框多了,束手束脚,为官越来越难,干脆“为官不为”;有的认为“油水”没了,干和不干一个样,干脆懒得去干,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严以用权和干事创业不是对立关系,严以用权是为了更好干事。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遵守规矩不能无所作为。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不是让干部用权时缩手缩脚,而是要在纪律规矩内办事,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不廉不勤更坏事。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有多大权力就要担多大责任,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作为,有多大作为才会有多高地位。有权就要有为,无为就要让权。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负其责,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快“调转促”、全面深化改革等繁重任务,尤其需要各级干部要敢于担难、担责、担险,以夜不能寐、寝食难安的精神状态,真正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好用实、发挥最大效益。在这方面,市委态度一直十分鲜明,就是保护那些勇于担当的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履职用权的全过程各方面;要牢固树立奉献精神,始终把群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把群众幸福置于个人幸福之前,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做到为党和人民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中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总之,严以用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内在要求,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做到为人民用好权、履好职,掌好权、负好责。

  我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坚持真抓实做,呈现出领导带头示范引领、学习研讨逐步深入、整改落实有序推进的特点,整体进展顺利、态势良好。但也要看到不严不实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整改的任务还比较艰巨。接下来,大家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再接再厉、持续用力,以更认真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一是要高质量抓好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二是抓实三个专项行动。把中组部下发的《关于深化县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通知》,与三个专项行动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加强督促指导。要继续深入查找和解决“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双学双提”活动。三是提早谋划安排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四是持续抓好边查边改和立规执纪。按照问题清单、交办清单、落实清单、反馈清单“四单制”要求,抓好问题清单所列事项的整改落实,同步跟进建章立制工作。五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严的纪律、实的措施,全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成果检验作风转变成效。同时,认真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好我市“十三五”规划。